有着上千年历史的安塞剪纸,融入新时代、新场景,并通过与文旅的深度融合,在热情而又厚重的延安红街唱出自己的魅力。
这幅“最长的剪纸”将在延安红街做永久性展出
“拉手手,亲口口,咱们两个一搭搭走。”随着长达123.468米的剪纸作品展开,信天游中的人欢马嘶、蔬菜瓜果、鸟飞鱼翔也一一呈现。
2021年8月28日,陕西延安红街与剪纸艺术家陈海莉团队制作完成的巨幅安塞剪纸作品刷新世界纪录,获得“最长的剪纸”吉尼斯世界纪录称号。对始终致力于鼓励、发现并分享不可思议的事情的吉尼斯而言,这幅作品将是剪纸领域的又一宝藏,为世界文化遗产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而这幅作品也将在延安红街做永久性展出,以粗犷大气的剪纸艺术,向世界各地的人们描述陕西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在非遗与文旅交融的新语境下,口传心授了千百年的安塞剪纸正探路寻找着新的传承方式,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一个想法,催生世界纪录
“安塞剪纸是活的化石,历来只有口传心授而无文字记述。我们延安红街作为承载地方文化传统的大型红色旅游项目,有责任和义务把安塞剪纸这种代表陕北文化精华的艺术形式萃取出来,并找到一种新颖的方式,让它在延安红街这种全新的场景中继续释放活力。”延安红街负责人说道。
延安红街本身着眼于红色文化、延安民俗文化,力求打造全方位了解延安乃至陕北优秀文化传承的沉浸式文旅体验街区,安塞腰鼓、地方美食等地方特色,以及《再回延安》剧场、练兵场、延湖长征步道等红色文化场所交织呈现。
“整个街区的风格是红红火火的,是充满热情的。在对所有的文化元素进行编排过程中,我们这次想突出一下安塞剪纸,希望这种富有生命力的民间艺术形式以它的活力去点亮街区,感染众人。”延安红街负责人介绍道。
在他们看来,一把剪刀,一张红纸,在安塞婆姨手中,就能演变出丰富有趣的画面,成就富有魔幻艺术美感的作品。这种艺术形式,应该以一种较为固定的方式在红街展示出来,让更多人来了解和感受安塞剪纸的艺术魅力。
在过去,安塞剪纸本身就是婆姨们聚在一起创造的产物。何不组织众多婆姨们一起动手剪一幅永久存在的巨作,让安塞剪纸拥有一件标杆性的作品?延安红街运营管理团队想到了以吉尼斯世界纪录的规格来完成这件作品,并找到了延安当地知名的剪纸艺人陈海莉团队,来一起擘画安塞剪纸历史上的这件大事。
一个婆姨,接下艰巨任务
安塞剪纸源远流长,大概从婆姨们拥有一把大剪、一张红纸的那一刻,安塞剪纸就已经诞生了。一把剪刀信手游走,花团锦簇的场景、喜怒哀乐的日常,就这样绽放在祖祖辈辈婆姨们的手中。
陈海莉是延安当地的知名剪纸艺人,已经在剪纸这条道路上摸索了多年。“由于自幼家贫,读书机会不多,所以我从小就跟随外婆学习剪纸。剪纸为我打开了另一扇窗,让我用剪刀和红纸去感知这个世界,剪裁心中的梦想。过去,剪纸曾经让我去到北京、上海,走向广阔的世界,而现在,我和团队可以通过创造一项世界之最让安塞剪纸走向世界。我们的内心是很激动的,也是很兴奋的。”陈海莉表示。
陈海莉和团队接下了巨幅安塞剪纸作品的艰巨任务。
一幅长卷,尽显红街魅力
为了呼应延安红街的延安文化主题,陈海莉和团队以信天游中歌颂的美好生活为主要内容,“剪”出一幅荡气回肠、热烈洒脱的陕北生活画卷。作品以人物为主,以花鸟鱼虫、各类纹路为辅,着重表现信天游中传唱的陕北生活场景、习俗。像夫妻对话、骑驴回娘家、种地、喂鸡、撵稻谷这些经典场景,都串联出现在画卷般的剪纸作品中。
“因为作品是100多米,所以我们的整体计划是先由主创人员画好底稿,随后组织大家剪好各个板块,并依次拼接完成。所以,这是一件真正意义上的婆姨们的杰作。”陈海莉说。
为此,陈海莉组织了30多位安塞剪纸艺人来到工作室以排班的方式完成作品。这其中既包括60多岁的老艺人,也有十几岁的少年,他们不舍昼夜,用剪刀和红纸裁剪着心中的陕北生活。由于作品制作时间仅有20天,同时涉及的工作细节太多,团队又加入了支持、后勤人员来帮助大家更多地协作,整个团队也因此扩展到了四五十人的规模。
规模庞大的团队协同作业,风格统一也是大家要解决的问题。安塞剪纸的风格通常是线条粗犷、造型夸张,红色对比非常强烈,同时又非常的质朴、天真;而且,日常使用的装饰纹路、传统象征符号有自己的一套规则。例如,牡丹象征富裕、游鱼象征健康等等。
这就要求团队本着这个原则,来检视、调整所有成员完成的部分,以便更完整、统一地展示安塞剪纸的艺术风格。“虽然在作品初步拼接时确有风格不统一的情况,但改动起来却没那么困难,只要将各处造型、拼接处做些许处理即可。”陈海莉说,“或许是婆姨们齐心协力、技艺超群使然,裁剪纵有参差,也不影响作品一气呵成;又或许是安塞剪纸自有其凝练明快的性格,无需雕琢,纵有曲折,也不妨碍其自成一体。”
有着上千年历史的安塞剪纸,融入新时代、新场景,并通过与文旅的深度融合,在热情而又厚重的延安红街唱出自己的魅力。